近年来,在我国教育领域,不断有人提出反思:是否可以将教师给予应有的优待和地位以保障其受教育职业的尊严?
伴随社会的发展,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,但由于教师的工资待遇、社会尊重程度没有跟上,中小学教职工的缺失一直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。据不完全统计,我国教师持续不断的“大流失”已经持续多年了,且整个行业的平均年龄越来越高,年轻的教师越来越少。即使很多大学毕业生考上了师范,也很少从事教育工作,转行成了银行普工、保险公司前台、市场鸟儿或自由职业者等。这对于中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,形成了新的挑战。
那么,中小学教师队伍经历了哪些变迁?据了解,20世纪50年代中期,高等学校的在校师范生中,女性的比例达到了70%以上,其中以女大学生为主力;20世纪80年代初,因为“知青运动”的结束以及国家实行“五年计划”等,大量知识分子陆续回归高校和教育部门,中小学教师队伍得到了极大的补充;2000年以来,我国学员规模和就业需求逐年攀升,师范院校毕业生数量在快速增加,但是同时也遇到了毕业生“双漏洞”的难题,即招不满足、就业难。可见,中小学教职工这个职业的缺失、年龄层次的不合理是多方面、多层次共同作用的结果。